#1 - 《從容的告別》心得:人類總是難以接受現實

#1 - 《從容的告別》心得:人類總是難以接受現實
"Humankind cannot bear very much reality"

嗨,朋友們~希望你們這週一切都好
這是我第一次寄出「Miao is curious」,心裡有點小緊張,也有點小興奮

為什麼開始寫呢?其實有三個原因:

  1. 我想把日常的工作學習、旅行、書單、設計觀察,分享給身邊的朋友
  2. 這幾年我經歷了很多心痛的事情,我相信很多人也正在經歷類似的時刻。如果我的故事,能在你最低潮的時候,成為一盞陪伴的光,那我會覺得值得
  3. 我一直受到很多幫助,也希望用這個小空間,慢慢把力量回饋出去

所以,這是一個開始
一個關於「好奇、學習、陪伴」的小角落
如果你有故事想分享,也很歡迎回信給我💌


🌱 本週思考:關於死亡

上週,我的爺爺離開了人世,享年 92 歲
他是一個極安靜的人,少言寡語,不太留下痕跡
身為他最疼愛的孫子,我對他的記憶,也多是那份沉默與簡單

在老家,喪禮遵循傳統:披麻戴孝、九跪九拜
但我一直在想:這些儀式的意義是什麼?

整場典禮裡,只有姑姑短短三分鐘,講了一些關於她父親的回憶
接下來,就是一連串僵硬的「儀式」和「政治性的拜禮」

那一刻,我心裡很酸
沒有人真正去說——「爺爺,他到底是誰?」
沒有人回憶起,他的日常,他的笑,他的喜好,他的故事

於是我開始問自己:
如果有一天我也要離開,
我希望別人記得我什麼?
我想留下什麼?
我的存在,是否能有一點意義?

我們好像活在一個很怕談論「死亡」的社會。
大家寧可把時間用在禮制、在各種繁複的形式裡,
卻很少真的坐下來說:
「他是誰?」
「他怎麼活過?」
「我們想要怎樣告別?」

死亡不是「結束」,而是一種提醒。
提醒我們去看清楚自己想留下什麼,提醒我們思考:
當那一天來臨時,我們有沒有勇氣去說:
「我過了一個自己真正想過的人生。」


A Good Life to The End

📚 本週閱讀:肯·希爾曼《從容的告別:如何面對終將到來的衰老與死亡》

以下是我的完整筆記,每一章節我都有留下:


引言: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臨終負責

  • 我更主張理智的悲觀主義,而不是虛假的樂觀主義。

第一部分 重新認識衰老與死亡

03 從細胞凋亡看清衰老

  • 細胞凋亡注定人體不會永生。生命本來就是一個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
  • 在青春期之前,細胞凋亡過程被抑制;而從成年早期開始,衰亡就逐步展開

04 跌倒:隨衰老而來的殺手

  • 所有過度治療,都有人買單:每一台手術、每一台設備,都有價簽
  • 很多時候,延長生命只是延長痛苦

05 認知能力退化:衰老的題中之意

  • 腦容量減少與認知退化的關係
  • 嚴重失智患者失去自主生活能力,通常存活期不超過六個月
  • 最終會出現吞嚥困難,拒絕進食,導致體重下降。重度失智是一種「無法治癒的絕症」

06 虛弱:衰老的必然結局

  • 我們需要更準確地預測虛弱的進程,並制定個性化計畫
  • 高標準的症狀緩解、家庭支持、臨時看護服務,是比昂貴干預更有意義的照護
  • 「用藥物和複雜干預來對抗衰老」,是一項昂貴且無效的行動

第二部分 為什麼我們很難優雅地謝幕

  • 人類總是難以接受現實—— Thomas Stearns Eliot​《Burnt Norton》
  • 很多病人本可以在家中、被親人陪伴中走完最後旅程,但卻在病房裡孤單離世
  • 醫療體系常常讓病人失去選擇權,直到臨終才進行開誠布公的討論
  • 「如果治療只是為了讓病人回到療養院的床上,完全依靠別人度過最後幾周,那治療的意義在哪裡?」

08 ICU 的「副作用」

  • 我們忽略的問題是:哪些病人的生命「應該」被延長?
  • 如果明知無法再活下去,還要送進 ICU,只是把死亡推遲幾天而已

09 僵化的診斷體系

  • 老年患者通常多病共存,被安排進不同科室只是隨機
  • 但其實,醫生能大致判斷一個人還能活幾個月,還是一兩年
  • 病人和家屬有權知道

10 優雅地告別人世有多難

  • 醫院是為「治療」而生,因此病人在醫院死亡,常被視為「失敗」
  • 接受死亡,主動選擇告別方式,才是真正的勇氣

11 喪失最後的選擇權

  • 老齡與死亡逐漸被「醫療化」,卻不符合人性和社會利益
  • 而我們卻成了這個局面的共謀

12 無效治療

  • 所有人在死亡前都應該深刻思考這四個問題:
    1. 你對自己當下的病情和健康狀況是如何理解的?
    2. 你的擔憂是什麼?
    3. 你願不願意權衡利弊,做出取捨?
    4. 對你來說,美好的一天是什麼樣子的?

14 喪親之痛的錯誤應對

  • 很多人想自殺,不是因為憂鬱,而是單純地悲傷
  • 他們只是想找到一種合理的方法離開,而不是每日面對生命的蕭瑟

第三部分 掌控衰老與死亡之旅

  • 腫瘤醫生與血液科醫生常出於好意,但過度把「治療」當成天職
  • 對於年老體弱的病人,這往往是不切實際的

16 預立醫療自主計劃

  •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入院,但可以採取措施緩解疼痛
  • 保持舒適,比苟延殘喘更重要

Typical Love & Hate relationship

✍️ 我的行動

這週,我開始了這個 blog,
也寫下了我的遺書給我愛的人

因為我越來越相信:
在亞洲社會,「死亡」是被壓抑、被迴避的
但等到不得不面對時,往往已經太遲

我想起媽媽的癌友,在死亡前兩天,還急著整理股票清單給丈夫
我想起一個朋友,在父親彌留時後悔,為什麼不放下怨恨,多說幾句話

所以,與其恐懼,不如提早誠實地談
談死亡,其實就是在練習如何好好活著🌿


三個禮拜仍然無法走路的腳

🪞 我的這週小記

受傷後,我才發現,依靠不是軟弱,而是一種學習

以前的我,總覺得「獨立」才是成熟、才是有能力。很多事不想麻煩別人,甚至連身體不舒服,都會自己硬撐。但這次受傷,連最簡單的走路、上廁所、拿水,都需要別人幫忙

一開始我心裡很抗拒,會覺得不好意思、甚至有點羞愧
但慢慢的,我才意識到:依靠其實是另一種勇敢

它需要你承認「我有限」,需要你相信「有人願意幫我」,更需要你打開心,讓支持真的進來

當我開始願意依靠,我感覺到一種意想不到的力量:
不是我一個人孤軍奮戰,而是有人在身邊,一起分擔重量

原來「獨立」和「依靠」並不是對立的,它們是並存的
真正的成熟,不是什麼都自己扛,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伸手、該接受

或許,這才是生命給我的另一堂課:
一個人可以走得快,但要走得遠,需要有人陪


💌 給你的邀請

如果你讀到這裡,想和我聊聊——
你怎麼看待死亡?
對你來說,「美好的一天」又會是什麼樣子?

寫信或留言給我吧
我真的很想聽聽你的故事

Read more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溝通課:人生最該大量練習的課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溝通課:人生最該大量練習的課

先說結果: 我本來以為「自己已經是比較會溝通的人」,在上完課後,發現其實多數時候都只是在講話,而不是「讓對方願意行動」 溝通其實是一門方法—— 只要掌握結構、節奏與心理,就能在不強硬的情況下,爭取到更多 ① 有結構感的說話:讓人聽得懂你要什麼 說話有結構=讓人覺得你清楚、有邏輯、有方向 順序很簡單:「結果先講 → 再說要怎麼做 → 最後說為什麼」 正確: 我希望下週能拿到照片素材(結果),這樣我才可以先排廣告(做法), 如果我們越早曝光,業績就越快起來(原因) 錯誤: 因為想要越早曝光,業績就越快起來, 所以想要先排廣告,希望下週你能先給我照片素材 ② 讓對方「舒服又知道該怎麼配合」 溝通要懂得佈置一種體驗,順序是: 👉 事實 > (聆聽 > 關注 >) 感受 > 行動 > 截止日期

#6 - 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心得:不是賣東西,而是幫客戶解決問題

#6 - 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心得:不是賣東西,而是幫客戶解決問題

嗨,朋友們~ 這週想跟你們聊聊「專業業務」這件事 我在跳上飛往清邁的飛機前,快速複習了一下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 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:「一個好的業務的定義是什麼?」 1️⃣ 業務的根本與專業 真正的「專業」不是會推銷、會話術,而是能站在客戶角度思考 把自己當成客戶的合作夥伴,而不是想成交的銷售員 📌 大前研一說:「業務的本質,不是推銷,而是幫客戶成功」 當你能幫對方賺錢、省麻煩、少出錯——成交只是自然結果 2️⃣ 業務的兩大基本技巧 * 行銷素養:懂市場趨勢、產品差異、競爭對手優劣 * 邏輯溝通力:能清楚表達想法,讓客戶理解並信任你 業務不只是講話厲害,而是能把複雜的事「講明白」,把模糊的需求「變具體」 3️⃣ 行銷與策略的核心 行銷是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共同語言,是橋樑不是舞台 📚 經典 4P:產品 Product、價格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下)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下)

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上一篇,建議先去看看 😇 在上半場,我們聊到如何選賽道、如何找到真正有價值的痛點 從下半場開始,阿金帶我們走進更進階的靈魂拷問:當你已經確定好賽道,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之後,你要怎麼去造品牌?怎麼創造飛輪?怎麼看待流量?怎麼面對風險?以及最後,如何直面那些最大的難題? 還是要再次說明:這份筆記記錄的,是一些對我來說最深刻、最打動的部分,但它完全無法替代課程 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往下走吧! 🚀 第四堂課:造品牌 -> 品牌的本質,就是讓用戶通過你「成為什麼樣子的人」 1.品牌=賽道+品類+「爆款」 * 你選了什麼賽道、挑了哪些品類? * 爆款=人們記得你,願意推薦給別人的代表作 * 例如:Apple=消費電子+智能手機+iphone 2.怎麼選爆款? * 目標客戶:幫助這群人改變了什麼生活 * 需求細分:賽道與品類=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上)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上)

首先要說明:這份筆記是最深刻、最打動我的部分,完全無法替代課程 這堂課真正的價值,在於每個人「親自聽阿金老師講解」後,結合自己的心路歷程和創業課題的思考,才會有意義 對我來說,創業大課最珍貴的不是內容本身,而是課後延續的「社群陪跑」—— 這是一個可以讓你不孤單、有同路人一起跑的地方 創業本來就是一條充滿想放棄的路,這堂課給的最大禮物,是來自阿金團隊的陪伴與信念🌿✨ 準備好了嗎?跟我們一起被靈魂拷問把! 🚀 第一堂課:選賽道 -> 找到行業「有價值」的痛點 1.選賽道重要的原因 * 選賽道,其實就是找哪條路不塞車 * 如果你一直在處理行業「沒有價值的問題」,那麼不管多努力,都不會賺到錢 2.選擇你「能跑贏的」「市場」 * 衡量「市場」公式: 價格 × 需求 × 數量 × 頻率 ÷ 時間 * 衡量「能跑贏的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