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2 - 《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》心得:少一點執著,多一點隨緣

#2 - 《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》心得:少一點執著,多一點隨緣
有些浪,你只需要順著它,保持平衡,等它自己退去

嗨,朋友們~

這週的我,真的很不好😢

行銷和銷售都遇到瓶頸,偏偏這些是我從來沒處理過的問題。當下沒有人能幫我,就連父親也給不了建議,讓我覺得很無助。加上家庭裡因為價值觀不同又起了衝突,情緒整個被拉到谷底

這週,我讀完了《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》,書裡有一句提醒很深刻:
「別試著改變他人」

因為抱怨或期待並不會讓對方改變,只會讓自己失望。唯一能掌控的,是改變自己


🤝 在社群裡找到力量

這週我也決定不要再悶著了。我報名了 阿金!人生進化種CXO 商戰,也更加參與 二代學 內的討論

這些社群帶給我很大的震撼。我發現當大家真誠地把需求說出來,脆弱一點、坦誠一點,很多困難其實並不是不能解決。反而有人會給你新的思路,幫你看見更多可能

很多時候不是要馬上找到答案,而是開口求助,找到一點方法開始行動,解法才會慢慢浮現


📚 本週閱讀:Shunmyo Masuno《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》

以下是我整理的五章精華:


第一章:別硬是要參一腳 —— 人際關係更淡薄一點才好

  • 保持安靜的能力
    別人在沒有詢問時,你的「貼心」可能變成「打擾」
    👉 在主動幫助前,先問一句「你需要嗎?」安靜與等待,有時候更溫柔
  • 別試著改變他人
    抱怨與期待不會讓人改變,只會消耗自己
    👉 停止把力氣放在他人身上,專注於改變自己。當你轉變,關係才可能真正鬆動
  • 家人仍是他人
    即使是最親近的家人,也是一個獨立的人
    👉 尊重對方的選擇,不強求理解;若無法接受,就放下,保留彼此的空間
  • 隨緣
    人生就是各種緣分,有時候「無緣」就是答案
    👉 不執著於未成之事,專注欣賞眼前的人與事,並大聲說出你的讚美與欣賞

第二章:別在意每件事 —— 擺脫不安、焦慮、憤怒的方法

  • 問題發生時再處理
    許多擔憂其實永遠不會發生
    👉 不要提前浪費力氣憂慮,把精力留到真正需要面對的時候
  • 成為健忘的人
    記仇、耿耿於懷,只會讓心靈充滿垃圾
    👉 選擇遺忘,讓心保持輕盈
  • 與他人的期待保持距離
    別人對你的期待很好,但不必背負在自己身上
    👉 把「毀約」視為正常,坦然面對未能符合期待的狀況
  • 允許自己體驗負面情緒
    痛苦、後悔、悲傷、失敗不可避免
    👉 在壞事發生後的幾天內,徹底體驗並消化這些情緒,才能將它們轉化為養分,
    很多事,最後都能一笑置之

第三章: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—— 停止磨耗心靈的練習

  • 先整理自己的價值觀
    面對資訊與他人意見前,要先清楚自己相信什麼,才不會被各種聲音左右
    👉 聽到意見時,先暫放心裡,再冷靜評估是否納入參考
  • 延遲反應,安撫情緒
    當你真的生氣時,先對自己說:「感謝、沒關係、等一下」
    👉 給情緒一個緩衝時間,避免衝動反應
  • 讓情緒徹底流動
    壓抑只會讓情緒堆積
    👉 難過時就痛快地哭,排掉之後,你才有力量重新站起來
  • 換角度看問題
    執著於單一角度,只會讓自己陷在死胡同
    👉 練習:嘗試從不同視角切入,你會發現更多理解與可能性

第四章:別白忙一場 —— 累壞自己,才會自討苦吃

  • 一切終會過去
    再討厭的事也會有結束的一刻
    👉 提醒自己「今天終究會結束」,給心靈留下一個出口
  • 不要依賴過去的成功經驗
    時代與環境不停改變,過去的做法未必再有效
    👉保持學習,否則固守舊經驗只會走向失敗
  • 專注當下、精益求精
    明天無法預測,甚至不一定會到來。今天該做的事,就應該今天完成
    👉擅長的領域要持續精進;不擅長也沒關係,承認自己的限制就好

第五章:別硬是要分出是非對錯 —— 活出快樂人生的祕訣

  • 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
   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,重要的是如何實踐
    👉 不要糾結於「哪條路才對」,而是盡力讓選擇的路走出好結果
  • 把失敗當養分
    不順利不是策略錯誤,而是結果的不同
    👉 別害怕馬後炮,把過去的失敗轉化為成長的糧食
  • 適時休息,避免空忙
    現代人常為效率感到焦慮,卻忽略短暫的放鬆
    👉 在忙碌中抽幾分鐘發呆、望窗外、呼吸,心靈才能恢復清明
  • 避免爭對錯,尋找雙贏
    正辯是非多半只會引起反彈
    👉 站在對方角度理解,退後一步,找到妥協點。談判的目標不是打敗對方,而是共同前進

老實說,這本《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》,我一開始覺得它很水。看起來像是滿滿的「雞湯小語」,隨便翻翻,好像也沒什麼新意 😯

但特別的地方在於:當你第二次再讀,並且把書裡的提醒真正套用到自己的生活裡,你才會發現,它其實暗藏了很多力量

我在讀的時候,邊問自己:為什麼這一段打動我?它跟我最近的生活有什麼連結?這樣,書就不再只是文字,而變成了一面鏡子

少一點雞婆,多一點安靜;少一點執著,多一點隨緣;少一點控制,多一點理解


💌 給你的邀請

過去的我,是不太願意開口的人,總覺得「說了也沒用」
但我現在知道:只有說出來,跟對的人說,你才會得到新的思路

所以我想問你:
👉 最近在你的生活或工作裡,有沒有一件事,你其實可以「先不反應」,或者試著「主動說出來」,看看會不會有新的可能?

願我們都能找到更輕盈的方式,去面對那些看似複雜卻終將過去的挑戰 🌿

Read more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溝通課:人生最該大量練習的課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溝通課:人生最該大量練習的課

先說結果: 我本來以為「自己已經是比較會溝通的人」,在上完課後,發現其實多數時候都只是在講話,而不是「讓對方願意行動」 溝通其實是一門方法—— 只要掌握結構、節奏與心理,就能在不強硬的情況下,爭取到更多 ① 有結構感的說話:讓人聽得懂你要什麼 說話有結構=讓人覺得你清楚、有邏輯、有方向 順序很簡單:「結果先講 → 再說要怎麼做 → 最後說為什麼」 正確: 我希望下週能拿到照片素材(結果),這樣我才可以先排廣告(做法), 如果我們越早曝光,業績就越快起來(原因) 錯誤: 因為想要越早曝光,業績就越快起來, 所以想要先排廣告,希望下週你能先給我照片素材 ② 讓對方「舒服又知道該怎麼配合」 溝通要懂得佈置一種體驗,順序是: 👉 事實 > (聆聽 > 關注 >) 感受 > 行動 > 截止日期

#6 - 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心得:不是賣東西,而是幫客戶解決問題

#6 - 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心得:不是賣東西,而是幫客戶解決問題

嗨,朋友們~ 這週想跟你們聊聊「專業業務」這件事 我在跳上飛往清邁的飛機前,快速複習了一下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 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:「一個好的業務的定義是什麼?」 1️⃣ 業務的根本與專業 真正的「專業」不是會推銷、會話術,而是能站在客戶角度思考 把自己當成客戶的合作夥伴,而不是想成交的銷售員 📌 大前研一說:「業務的本質,不是推銷,而是幫客戶成功」 當你能幫對方賺錢、省麻煩、少出錯——成交只是自然結果 2️⃣ 業務的兩大基本技巧 * 行銷素養:懂市場趨勢、產品差異、競爭對手優劣 * 邏輯溝通力:能清楚表達想法,讓客戶理解並信任你 業務不只是講話厲害,而是能把複雜的事「講明白」,把模糊的需求「變具體」 3️⃣ 行銷與策略的核心 行銷是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共同語言,是橋樑不是舞台 📚 經典 4P:產品 Product、價格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下)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下)

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上一篇,建議先去看看 😇 在上半場,我們聊到如何選賽道、如何找到真正有價值的痛點 從下半場開始,阿金帶我們走進更進階的靈魂拷問:當你已經確定好賽道,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之後,你要怎麼去造品牌?怎麼創造飛輪?怎麼看待流量?怎麼面對風險?以及最後,如何直面那些最大的難題? 還是要再次說明:這份筆記記錄的,是一些對我來說最深刻、最打動的部分,但它完全無法替代課程 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往下走吧! 🚀 第四堂課:造品牌 -> 品牌的本質,就是讓用戶通過你「成為什麼樣子的人」 1.品牌=賽道+品類+「爆款」 * 你選了什麼賽道、挑了哪些品類? * 爆款=人們記得你,願意推薦給別人的代表作 * 例如:Apple=消費電子+智能手機+iphone 2.怎麼選爆款? * 目標客戶:幫助這群人改變了什麼生活 * 需求細分:賽道與品類=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上)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上)

首先要說明:這份筆記是最深刻、最打動我的部分,完全無法替代課程 這堂課真正的價值,在於每個人「親自聽阿金老師講解」後,結合自己的心路歷程和創業課題的思考,才會有意義 對我來說,創業大課最珍貴的不是內容本身,而是課後延續的「社群陪跑」—— 這是一個可以讓你不孤單、有同路人一起跑的地方 創業本來就是一條充滿想放棄的路,這堂課給的最大禮物,是來自阿金團隊的陪伴與信念🌿✨ 準備好了嗎?跟我們一起被靈魂拷問把! 🚀 第一堂課:選賽道 -> 找到行業「有價值」的痛點 1.選賽道重要的原因 * 選賽道,其實就是找哪條路不塞車 * 如果你一直在處理行業「沒有價值的問題」,那麼不管多努力,都不會賺到錢 2.選擇你「能跑贏的」「市場」 * 衡量「市場」公式: 價格 × 需求 × 數量 × 頻率 ÷ 時間 * 衡量「能跑贏的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