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5 - 《機智的靈性生活》心得:第一,學會愛自己;第二,學會克服恐懼

#5 - 《機智的靈性生活》心得:第一,學會愛自己;第二,學會克服恐懼

嗨,朋友們~

抱歉這篇又晚了幾天 😅

這週我想聊聊恐懼。人生有兩個最大的魔障:恐懼和自傲。而恐懼,往往是一切問題的源頭

🌀 我的觀察:恐懼來自不相信自己

當人們走不下去了,通常是因為「不相信自己」。而人在彷徨無助的時候,總需要一個力量,無論這個力量來自哪裡

當你的自信來自外部——別人的認可、社會的標準、外在的成就——你就很難真正自信。因為外部的東西隨時可能改變或消失

但當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各種情緒,有能力去做出行動時,你就會擁有來自內部的真正自信

📖 《機智的靈性生活:成為想要的自己》筆記

人們之所以卡住,是因為不相信自己。想要在靈性上真正成長,其實不用複雜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:真實地過好自己的日子

當你能真實感受到自己的內在,並願意為它做點什麼時,你就已經在療癒的路上了

🔋 關於能量

很多時候我們覺得「被消耗」,其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,而是因為情緒起伏。能量和情緒的主導權永遠在自己手中,不在他人

最好的充電方式,就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

🙏 宗教與信念

無論是占卜、靈性、靈魂或宗教儀式,它們之所以有效,是因為人們選擇相信。信念越強大,帶來的影響就越大

不是盲目的自信,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生命中的各種挑戰

💡 穩定情緒的兩個方法

第一,學會愛自己:真正的愛自己,就是尊重自己

第二,克服恐懼:每個恐懼背後都有功課。如果害怕,閉上眼深呼吸三次,你會發現最糟也不過如此

可以學會勇敢地克服恐懼——也就是每天挑戰一點讓自己害怕的事情,這樣就會快速成長


🎯 行動力:做得太少是最大的問題

這週觀察身邊的人,我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:

很多人說得很多,做得太少。而做得越少,就越不自信;越不自信,就越不敢去跟更多人交流;越不交流,就越困在自己的世界和邊界裡。

這是一個惡性循環

💪 強大的行動力從哪裡來?

我認為,強大的行動力來自於:

  • 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結果 —— 不管好壞,我都能應對
  • 接受不完美 —— 做了再修正,總比不做好
  • 保持好奇心 —— 把挑戰當成探索,而不是威脅

🫂 交流的重要性

書中提到:陪伴勝過建議。孤單才是真正最難熬的。很多人的恐懼,其實來自於孤立。當你願意走出去,跟不同的人交流時,你會發現:

  • 你的問題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獨特
  • 其他人也有類似的恐懼和挑戰
  • 透過分享,恐懼會變小

📝 我的行動整合

結合這週的閱讀和思考,我給自己幾個具體方向:

  1. 每日恐懼挑戰:每天做一件讓自己有點害怕的事情
  2. 內在自信建設:把自信的來源從外部認可轉向內在能力
  3. 主動交流:多跟不同的人分享和交流,打破孤立感
  4. 能量管理:記住情緒主導權在自己手中
  5. 脆弱練習:誠實面對自己的脆弱,並為它做些什麼

🎶 本週音樂分享

想分享《Mountain Air》這首歌。歌詞很簡單,但很有力量:

I wanna stay here
I wanna be close to where You are
I wanna be right here where Your breath becomes mine

我渴求回到靈魂最平靜的時刻,因為那就是面對恐懼時需要的那種勇氣。反正最壞不過就是回到最初的嘛


💌 給你的邀請

讀到這裡,我想問你:

👉 你最近在害怕什麼?這個恐懼是來自現實,還是想像?
👉 你的自信主要來自哪裡?外部認可,還是內在相信?
👉 有沒有什麼事情你一直想做,但因為害怕而遲遲沒行動?


🔮 下週聊聊:定位。在這個充滿選擇的世界裡,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?如何在眾多可能性中,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路?

Read more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溝通課:人生最該大量練習的課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溝通課:人生最該大量練習的課

先說結果: 我本來以為「自己已經是比較會溝通的人」,在上完課後,發現其實多數時候都只是在講話,而不是「讓對方願意行動」 溝通其實是一門方法—— 只要掌握結構、節奏與心理,就能在不強硬的情況下,爭取到更多 ① 有結構感的說話:讓人聽得懂你要什麼 說話有結構=讓人覺得你清楚、有邏輯、有方向 順序很簡單:「結果先講 → 再說要怎麼做 → 最後說為什麼」 正確: 我希望下週能拿到照片素材(結果),這樣我才可以先排廣告(做法), 如果我們越早曝光,業績就越快起來(原因) 錯誤: 因為想要越早曝光,業績就越快起來, 所以想要先排廣告,希望下週你能先給我照片素材 ② 讓對方「舒服又知道該怎麼配合」 溝通要懂得佈置一種體驗,順序是: 👉 事實 > (聆聽 > 關注 >) 感受 > 行動 > 截止日期

#6 - 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心得:不是賣東西,而是幫客戶解決問題

#6 - 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心得:不是賣東西,而是幫客戶解決問題

嗨,朋友們~ 這週想跟你們聊聊「專業業務」這件事 我在跳上飛往清邁的飛機前,快速複習了一下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 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:「一個好的業務的定義是什麼?」 1️⃣ 業務的根本與專業 真正的「專業」不是會推銷、會話術,而是能站在客戶角度思考 把自己當成客戶的合作夥伴,而不是想成交的銷售員 📌 大前研一說:「業務的本質,不是推銷,而是幫客戶成功」 當你能幫對方賺錢、省麻煩、少出錯——成交只是自然結果 2️⃣ 業務的兩大基本技巧 * 行銷素養:懂市場趨勢、產品差異、競爭對手優劣 * 邏輯溝通力:能清楚表達想法,讓客戶理解並信任你 業務不只是講話厲害,而是能把複雜的事「講明白」,把模糊的需求「變具體」 3️⃣ 行銷與策略的核心 行銷是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共同語言,是橋樑不是舞台 📚 經典 4P:產品 Product、價格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下)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下)

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上一篇,建議先去看看 😇 在上半場,我們聊到如何選賽道、如何找到真正有價值的痛點 從下半場開始,阿金帶我們走進更進階的靈魂拷問:當你已經確定好賽道,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之後,你要怎麼去造品牌?怎麼創造飛輪?怎麼看待流量?怎麼面對風險?以及最後,如何直面那些最大的難題? 還是要再次說明:這份筆記記錄的,是一些對我來說最深刻、最打動的部分,但它完全無法替代課程 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往下走吧! 🚀 第四堂課:造品牌 -> 品牌的本質,就是讓用戶通過你「成為什麼樣子的人」 1.品牌=賽道+品類+「爆款」 * 你選了什麼賽道、挑了哪些品類? * 爆款=人們記得你,願意推薦給別人的代表作 * 例如:Apple=消費電子+智能手機+iphone 2.怎麼選爆款? * 目標客戶:幫助這群人改變了什麼生活 * 需求細分:賽道與品類=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上)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上)

首先要說明:這份筆記是最深刻、最打動我的部分,完全無法替代課程 這堂課真正的價值,在於每個人「親自聽阿金老師講解」後,結合自己的心路歷程和創業課題的思考,才會有意義 對我來說,創業大課最珍貴的不是內容本身,而是課後延續的「社群陪跑」—— 這是一個可以讓你不孤單、有同路人一起跑的地方 創業本來就是一條充滿想放棄的路,這堂課給的最大禮物,是來自阿金團隊的陪伴與信念🌿✨ 準備好了嗎?跟我們一起被靈魂拷問把! 🚀 第一堂課:選賽道 -> 找到行業「有價值」的痛點 1.選賽道重要的原因 * 選賽道,其實就是找哪條路不塞車 * 如果你一直在處理行業「沒有價值的問題」,那麼不管多努力,都不會賺到錢 2.選擇你「能跑贏的」「市場」 * 衡量「市場」公式: 價格 × 需求 × 數量 × 頻率 ÷ 時間 * 衡量「能跑贏的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