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5 - 《機智的靈性生活》心得:第一,學會愛自己;第二,學會克服恐懼
嗨,朋友們~
抱歉這篇又晚了幾天 😅
這週我想聊聊恐懼。人生有兩個最大的魔障:恐懼和自傲。而恐懼,往往是一切問題的源頭
🌀 我的觀察:恐懼來自不相信自己
當人們走不下去了,通常是因為「不相信自己」。而人在彷徨無助的時候,總需要一個力量,無論這個力量來自哪裡
當你的自信來自外部——別人的認可、社會的標準、外在的成就——你就很難真正自信。因為外部的東西隨時可能改變或消失
但當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各種情緒,有能力去做出行動時,你就會擁有來自內部的真正自信

📖 《機智的靈性生活:成為想要的自己》筆記
人們之所以卡住,是因為不相信自己。想要在靈性上真正成長,其實不用複雜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:真實地過好自己的日子
當你能真實感受到自己的內在,並願意為它做點什麼時,你就已經在療癒的路上了
🔋 關於能量
很多時候我們覺得「被消耗」,其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,而是因為情緒起伏。能量和情緒的主導權永遠在自己手中,不在他人
最好的充電方式,就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
🙏 宗教與信念
無論是占卜、靈性、靈魂或宗教儀式,它們之所以有效,是因為人們選擇相信。信念越強大,帶來的影響就越大
不是盲目的自信,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生命中的各種挑戰
💡 穩定情緒的兩個方法
第一,學會愛自己:真正的愛自己,就是尊重自己
第二,克服恐懼:每個恐懼背後都有功課。如果害怕,閉上眼深呼吸三次,你會發現最糟也不過如此
可以學會勇敢地克服恐懼——也就是每天挑戰一點讓自己害怕的事情,這樣就會快速成長

🎯 行動力:做得太少是最大的問題
這週觀察身邊的人,我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:
很多人說得很多,做得太少。而做得越少,就越不自信;越不自信,就越不敢去跟更多人交流;越不交流,就越困在自己的世界和邊界裡。
這是一個惡性循環
💪 強大的行動力從哪裡來?
我認為,強大的行動力來自於:
- 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結果 —— 不管好壞,我都能應對
- 接受不完美 —— 做了再修正,總比不做好
- 保持好奇心 —— 把挑戰當成探索,而不是威脅

🫂 交流的重要性
書中提到:陪伴勝過建議。孤單才是真正最難熬的。很多人的恐懼,其實來自於孤立。當你願意走出去,跟不同的人交流時,你會發現:
- 你的問題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獨特
- 其他人也有類似的恐懼和挑戰
- 透過分享,恐懼會變小
📝 我的行動整合
結合這週的閱讀和思考,我給自己幾個具體方向:
- 每日恐懼挑戰:每天做一件讓自己有點害怕的事情
- 內在自信建設:把自信的來源從外部認可轉向內在能力
- 主動交流:多跟不同的人分享和交流,打破孤立感
- 能量管理:記住情緒主導權在自己手中
- 脆弱練習:誠實面對自己的脆弱,並為它做些什麼
🎶 本週音樂分享
想分享《Mountain Air》這首歌。歌詞很簡單,但很有力量:
I wanna stay here
I wanna be close to where You are
I wanna be right here where Your breath becomes mine
我渴求回到靈魂最平靜的時刻,因為那就是面對恐懼時需要的那種勇氣。反正最壞不過就是回到最初的嘛
💌 給你的邀請
讀到這裡,我想問你:
👉 你最近在害怕什麼?這個恐懼是來自現實,還是想像?
👉 你的自信主要來自哪裡?外部認可,還是內在相信?
👉 有沒有什麼事情你一直想做,但因為害怕而遲遲沒行動?
🔮 下週聊聊:定位。在這個充滿選擇的世界裡,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?如何在眾多可能性中,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