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6 - 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心得:不是賣東西,而是幫客戶解決問題

#6 - 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心得:不是賣東西,而是幫客戶解決問題

嗨,朋友們~
這週想跟你們聊聊「專業業務」這件事

我在跳上飛往清邁的飛機前,快速複習了一下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
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:「一個好的業務的定義是什麼?」


1️⃣ 業務的根本與專業

真正的「專業」不是會推銷、會話術,而是能站在客戶角度思考
把自己當成客戶的合作夥伴,而不是想成交的銷售員

📌 大前研一說:「業務的本質,不是推銷,而是幫客戶成功」
當你能幫對方賺錢、省麻煩、少出錯——成交只是自然結果


2️⃣ 業務的兩大基本技巧

  • 行銷素養:懂市場趨勢、產品差異、競爭對手優劣
  • 邏輯溝通力:能清楚表達想法,讓客戶理解並信任你

業務不只是講話厲害,而是能把複雜的事「講明白」,把模糊的需求「變具體」


3️⃣ 行銷與策略的核心

行銷是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共同語言,是橋樑不是舞台

📚 經典 4P:產品 Product、價格 Price、通路 Place、促銷 Promotion。
🎯 經典 STP:市場區隔 Segmentation、目標選擇 Targeting、產品定位 Positioning

最重要的不是「我們要賣什麼」,而是「客戶需要什麼」


4️⃣ 信賴與忠誠度

信任是靠「持續創造價值」養出來的,不是一筆訂單。

忠誠度的指標:
✔️ 滿意度高
✔️ 願意再買
✔️ 主動推薦
✔️ 願意升級

這也是區隔競爭者的關鍵。因為能讓人「信任再來」的,才是真的品牌


5️⃣ 倫理與長期主義

「若要背棄倫理才能成交,就該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拒絕」
這句話我特別劃線

因為在傳產裡,太多「為了成單」的妥協
但長期來看,信任才是最貴的資產
真正的難,不是會賣東西,而是改變思考——從「追求數字」變成「追求行動」


6️⃣ 自我管理與壓力因應

大前研一也談到業務心理學:

  • 自傲 ≠ 自信
  • 同情 ≠ 共鳴
  • 壓力管理分兩種:
    ❌ 消極 → 逃避、忍耐
    ✅ 積極 → 解決問題、尋求支援

業務不能只靠意志力撐,要學會「療癒式」面對壓力


7️⃣ 客戶夥伴關係的五種力量

  1. 遵從力:客戶覺得你不錯
  2. 權威力:展現專業
  3. 強制力:威脅式壓力(短期)
  4. 報酬力:利益交換
  5. 正當力:讓人心服口服的影響力(最長遠)

真正長久的合作,靠的不是優惠,而是「被信任的專業」


8️⃣ 流程管理 vs 成果管理

大多公司都只看結果(業績、成交率)
但真正高效的業務,是管理流程——
從拜訪前的研究、需求分析、提案內容、售後回饋,每個環節都優化

結果只是自然的副產物
流程才是讓你持續成長的「複利」


🌴 旅行小記:在清邁找到的「業務放鬆術」

這週我在泰國 🌿
這次不是出差,而是久違的家庭旅行

我們去了清邁北部的森林、動物園、泳池,也走了老城區、寧曼區
我買了好多當地布料和衣服,心情超放鬆

和以往商務旅行不同,這次讓我重新體會「觀察」這件事
旅行時,你會自然地觀察——空氣、色彩、人。
其實業務也一樣:觀察,遠比說話更重要

我在旅途中也想著:
也許「專業業務」的修煉,就像旅行——
你越放鬆、越打開,越能真正看懂別人,也看懂自己


💌 給你的邀請

這週我想問你:
👉 你最近在「說服」誰的時候,其實忘了先「理解」他?
👉 如果換個角度,用「合作夥伴」的心態去看待對方,會不會事情更順了?


🔮 下週預告:

下週我想聊聊「定位」
如何找到你在市場與人生中的位置——不是更努力,而是更清楚地知道,你是誰,你為什麼市場/人提供價值?

Read more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溝通課:人生最該大量練習的課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溝通課:人生最該大量練習的課

先說結果: 我本來以為「自己已經是比較會溝通的人」,在上完課後,發現其實多數時候都只是在講話,而不是「讓對方願意行動」 溝通其實是一門方法—— 只要掌握結構、節奏與心理,就能在不強硬的情況下,爭取到更多 ① 有結構感的說話:讓人聽得懂你要什麼 說話有結構=讓人覺得你清楚、有邏輯、有方向 順序很簡單:「結果先講 → 再說要怎麼做 → 最後說為什麼」 正確: 我希望下週能拿到照片素材(結果),這樣我才可以先排廣告(做法), 如果我們越早曝光,業績就越快起來(原因) 錯誤: 因為想要越早曝光,業績就越快起來, 所以想要先排廣告,希望下週你能先給我照片素材 ② 讓對方「舒服又知道該怎麼配合」 溝通要懂得佈置一種體驗,順序是: 👉 事實 > (聆聽 > 關注 >) 感受 > 行動 > 截止日期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下)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下)

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上一篇,建議先去看看 😇 在上半場,我們聊到如何選賽道、如何找到真正有價值的痛點 從下半場開始,阿金帶我們走進更進階的靈魂拷問:當你已經確定好賽道,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之後,你要怎麼去造品牌?怎麼創造飛輪?怎麼看待流量?怎麼面對風險?以及最後,如何直面那些最大的難題? 還是要再次說明:這份筆記記錄的,是一些對我來說最深刻、最打動的部分,但它完全無法替代課程 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往下走吧! 🚀 第四堂課:造品牌 -> 品牌的本質,就是讓用戶通過你「成為什麼樣子的人」 1.品牌=賽道+品類+「爆款」 * 你選了什麼賽道、挑了哪些品類? * 爆款=人們記得你,願意推薦給別人的代表作 * 例如:Apple=消費電子+智能手機+iphone 2.怎麼選爆款? * 目標客戶:幫助這群人改變了什麼生活 * 需求細分:賽道與品類=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上)

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創業優化指南:上課筆記與心得(上)

首先要說明:這份筆記是最深刻、最打動我的部分,完全無法替代課程 這堂課真正的價值,在於每個人「親自聽阿金老師講解」後,結合自己的心路歷程和創業課題的思考,才會有意義 對我來說,創業大課最珍貴的不是內容本身,而是課後延續的「社群陪跑」—— 這是一個可以讓你不孤單、有同路人一起跑的地方 創業本來就是一條充滿想放棄的路,這堂課給的最大禮物,是來自阿金團隊的陪伴與信念🌿✨ 準備好了嗎?跟我們一起被靈魂拷問把! 🚀 第一堂課:選賽道 -> 找到行業「有價值」的痛點 1.選賽道重要的原因 * 選賽道,其實就是找哪條路不塞車 * 如果你一直在處理行業「沒有價值的問題」,那麼不管多努力,都不會賺到錢 2.選擇你「能跑贏的」「市場」 * 衡量「市場」公式: 價格 × 需求 × 數量 × 頻率 ÷ 時間 * 衡量「能跑贏的」

#5 - 《機智的靈性生活》心得:第一,學會愛自己;第二,學會克服恐懼

#5 - 《機智的靈性生活》心得:第一,學會愛自己;第二,學會克服恐懼

嗨,朋友們~ 抱歉這篇又晚了幾天 😅 這週我想聊聊恐懼。人生有兩個最大的魔障:恐懼和自傲。而恐懼,往往是一切問題的源頭 🌀 我的觀察:恐懼來自不相信自己 當人們走不下去了,通常是因為「不相信自己」。而人在彷徨無助的時候,總需要一個力量,無論這個力量來自哪裡 當你的自信來自外部——別人的認可、社會的標準、外在的成就——你就很難真正自信。因為外部的東西隨時可能改變或消失 但當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各種情緒,有能力去做出行動時,你就會擁有來自內部的真正自信 📖 《機智的靈性生活:成為想要的自己》筆記 人們之所以卡住,是因為不相信自己。想要在靈性上真正成長,其實不用複雜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:真實地過好自己的日子 當你能真實感受到自己的內在,並願意為它做點什麼時,你就已經在療癒的路上了 🔋 關於能量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「被消耗」,其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,而是因為情緒起伏。能量和情緒的主導權永遠在自己手中,不在他人 最好的充電方式,就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🙏 宗教與信念 無論是占卜、靈性、靈魂或宗教儀式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