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6 - 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心得:不是賣東西,而是幫客戶解決問題
嗨,朋友們~
這週想跟你們聊聊「專業業務」這件事
我在跳上飛往清邁的飛機前,快速複習了一下《請問大前研一業務學》
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:「一個好的業務的定義是什麼?」

1️⃣ 業務的根本與專業
真正的「專業」不是會推銷、會話術,而是能站在客戶角度思考
把自己當成客戶的合作夥伴,而不是想成交的銷售員
📌 大前研一說:「業務的本質,不是推銷,而是幫客戶成功」
當你能幫對方賺錢、省麻煩、少出錯——成交只是自然結果
2️⃣ 業務的兩大基本技巧
- 行銷素養:懂市場趨勢、產品差異、競爭對手優劣
- 邏輯溝通力:能清楚表達想法,讓客戶理解並信任你
業務不只是講話厲害,而是能把複雜的事「講明白」,把模糊的需求「變具體」
3️⃣ 行銷與策略的核心
行銷是公司與客戶之間的共同語言,是橋樑不是舞台
📚 經典 4P:產品 Product、價格 Price、通路 Place、促銷 Promotion。
🎯 經典 STP:市場區隔 Segmentation、目標選擇 Targeting、產品定位 Positioning
最重要的不是「我們要賣什麼」,而是「客戶需要什麼」
4️⃣ 信賴與忠誠度
信任是靠「持續創造價值」養出來的,不是一筆訂單。
忠誠度的指標:
✔️ 滿意度高
✔️ 願意再買
✔️ 主動推薦
✔️ 願意升級
這也是區隔競爭者的關鍵。因為能讓人「信任再來」的,才是真的品牌
5️⃣ 倫理與長期主義
「若要背棄倫理才能成交,就該有壯士斷腕的勇氣拒絕」
這句話我特別劃線
因為在傳產裡,太多「為了成單」的妥協
但長期來看,信任才是最貴的資產
真正的難,不是會賣東西,而是改變思考——從「追求數字」變成「追求行動」
6️⃣ 自我管理與壓力因應
大前研一也談到業務心理學:
- 自傲 ≠ 自信
- 同情 ≠ 共鳴
- 壓力管理分兩種:
❌ 消極 → 逃避、忍耐
✅ 積極 → 解決問題、尋求支援
業務不能只靠意志力撐,要學會「療癒式」面對壓力
7️⃣ 客戶夥伴關係的五種力量
- 遵從力:客戶覺得你不錯
- 權威力:展現專業
- 強制力:威脅式壓力(短期)
- 報酬力:利益交換
- 正當力:讓人心服口服的影響力(最長遠)
真正長久的合作,靠的不是優惠,而是「被信任的專業」
8️⃣ 流程管理 vs 成果管理
大多公司都只看結果(業績、成交率)
但真正高效的業務,是管理流程——
從拜訪前的研究、需求分析、提案內容、售後回饋,每個環節都優化
結果只是自然的副產物
流程才是讓你持續成長的「複利」

🌴 旅行小記:在清邁找到的「業務放鬆術」
這週我在泰國 🌿
這次不是出差,而是久違的家庭旅行
我們去了清邁北部的森林、動物園、泳池,也走了老城區、寧曼區
我買了好多當地布料和衣服,心情超放鬆
和以往商務旅行不同,這次讓我重新體會「觀察」這件事
旅行時,你會自然地觀察——空氣、色彩、人。
其實業務也一樣:觀察,遠比說話更重要
我在旅途中也想著:
也許「專業業務」的修煉,就像旅行——
你越放鬆、越打開,越能真正看懂別人,也看懂自己

💌 給你的邀請
這週我想問你:
👉 你最近在「說服」誰的時候,其實忘了先「理解」他?
👉 如果換個角度,用「合作夥伴」的心態去看待對方,會不會事情更順了?
🔮 下週預告:
下週我想聊聊「定位」
如何找到你在市場與人生中的位置——不是更努力,而是更清楚地知道,你是誰,你為什麼市場/人提供價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