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阿金!人生進化中】溝通課:人生最該大量練習的課
先說結果:
我本來以為「自己已經是比較會溝通的人」,在上完課後,發現其實多數時候都只是在講話,而不是「讓對方願意行動」
溝通其實是一門方法——
只要掌握結構、節奏與心理,就能在不強硬的情況下,爭取到更多
① 有結構感的說話:讓人聽得懂你要什麼
說話有結構=讓人覺得你清楚、有邏輯、有方向
順序很簡單:「結果先講 → 再說要怎麼做 → 最後說為什麼」
正確:
我希望下週能拿到照片素材(結果),這樣我才可以先排廣告(做法),
如果我們越早曝光,業績就越快起來(原因)
錯誤:
因為想要越早曝光,業績就越快起來,
所以想要先排廣告,希望下週你能先給我照片素材
② 讓對方「舒服又知道該怎麼配合」
溝通要懂得佈置一種體驗,順序是:
👉 事實 > (聆聽 > 關注 >) 感受 > 行動 > 截止日期
意思是:
先講清楚事實 → 聽對方的情況 → 表示你理解 →
提出你的希望 → 給明確的期限(後續才有機會追蹤)
- 截止日期的功用:如果沒有設定截止日期,你與對方的關係是遙遙無期。一旦設定了截止日期且對方同意,你與那段關係可以被度量
- 定時炸彈: 在談判中,截止日期的畫術稱為「定時炸彈」。它的作用就像圍棋的時鐘一樣,確保棋局不會無限期延長
③ 永遠先認同,再說不同
人們不喜歡被否定。你先肯定對方,他的心才會開
就算那句話你不完全同意,也先找一句「我懂你這樣想」
💡 說話公式: 「我懂你的想法 → 不過我在想另一個方向」
如果有人批評人,你可以說:「嗯,我認同犯法的都不應該」
④ 說話要「用演的」
說話不是光靠嘴,
是整個人一起傳遞:語氣、眼神、手勢,都會影響對方
- 肢體與語言的速度差: 神經傳導的速度中,肢體是比語言快的,如果一個人的手勢慢於他的講話才出手勢,他有很大的機率正在說謊。如果手勢快於他講話,那他很有可能說的是真的
💡非語言溝通
- 肢體語言:55%
- 語境:38%
- 語意、語旨、語效:7%
⑤ 不要講太多,但可以重複重點
解釋太多會讓重點不明,但「重複一次關鍵」會讓對方更記得
- 最短路徑溝通: 為了確認訊息被有效傳遞,不應該使用「彎彎繞繞」的長路徑(例如:重新報告一次),而應該使用最短路徑:直接問對方聽到了什麼,請他用他的方法重複一次
- 最重要:多說幾次(別怕過度溝通)
- 多大聲
- 在哪說
- 怎麼說
- 最不重要:說什麼
⑥ 三人轉:讓大家都覺得賺到
最好的溝通是「三方都贏」——
我得到我想要的,你也有好處,還順便幫到第三方
- 舉例來說,在 Uber Eats 上殺價,直接跟平台談是不好的路徑,但如果你在訂單備註中誇獎店主很帥,希望多給一點雞排。店主收到讚美後親自回覆,決定多送東西。這就是利用了第三方(店主)來達成殺價的結果。
⑦ 先談能談的,再慢慢攻不行的
談不動的就先放,先談大家都能同意的,讓氣氛變好,後面就好談
- 最小維度的答應,掌握控制權
- 循序漸進為上策
四招推進術
1️⃣ 承諾一致性:問一個讓對方很難否決,又是核心的價值
2️⃣ 旁敲側擊:不正面撞;用邊緣問題把真心話套出來
3️⃣ 距離量測:丟出不一定要成交的提案,看對方底線與反應
4️⃣ 假設性承諾:用「如果…」先測意願,搜集更多信息
⑧ 「不」不是拒絕,是新條件的開始
對方說「不」只是代表「還沒聽到能讓他說好」的理由
換句話說,他在等你給新條件
- 反問新出路: 永遠要問:「那怎麼做會辦到?」或「怎麼樣可以?」
當你這麼問之後,你會永遠找到新的出口。這迫使對方將否定轉換為尋求價值交換的條件
我有一個超過 100萬的合作案,請你幫我聯繫可以負責的人,還是你有權可以負責?
你的老闆如果沒有收到這個提案肯能會有300萬虧損,這個是你想承擔的嗎?如果不是的話,我應該聯絡誰來解決這個問題?
⑨ 聽出沒說的話,說出沒說的事
人講話常常只講表面,要聽懂背後真正的意思
PAST 過往的經驗
NOW 基於未來的觀點來盤點現在的人力
FUTURE 未來的承接判斷
「老闆基於剛剛的會議,我準備了以下資料:
基於過去的經驗.../現在執行有什麼資源、會有什麼風險.../因此我預測我們應該...如果我預測錯了,請你告訴我要如何調整」
⑩ 要爭取更多,實踐目標
溝通不是讓對方聽懂,而是讓他「敢動」
只要他覺得被理解、有選擇、有尊重,他就會往你要的方向走
崩潰・壓縮・分割:三種逆轉技巧
這三個是「當談判卡死」時的出路
分割(Split):把焦點拆開
別被對方主線牽著,先談你能掌控的那部分
🗣「價格先放著,我們先談交期,看能不能先合作一部份」
壓縮(Compress):換句話問同一件事
問法不同,對方會用不一樣的邏輯回答
🗣「那換個說法,如果今天不考慮預算,你會怎麼選?」
崩潰(Break):打破舊框架
當對方一直死守某立場,你可以丟出極端狀況讓他重新思考。
🗣「如果發生這樣的狀態,你同意嗎?」
「我付更多錢可以拿到什麼?」
「我做什麼你會有興趣?」
「只要是人,都有突破談判的角度」
有時候,談判不會只有雙贏的結果
溝通不是比誰說得多,而是比誰更懂人。當你學會有結構地說話、懂得觀察節奏、懂得先談能談的—— 你就會發現,原本難纏的人開始願意合作,原本卡住的事,也慢慢有了空氣和出口
所以,溝通的終點不是話說漂亮,而是用「語意」以外的技巧,讓你不知不覺的點頭答應